师资队伍      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师资队伍>>硕士生导师>>正文
 
 
 国家级人才 
 省部级人才 
 博士生导师 
 硕士生导师 
 
亓亮 副教授
 

21680

姓名

亓亮

性别

出生年月

1987.07

民族

籍贯

山东莱芜

最高学位

博士(后)

职称/职务

副教授/硕士生导师

社会兼职

中国化学会会员

联系方式

电话/办公室或研究室

实验楼1C-605

电子邮箱

liangqi@sust.edu.cn

学习经历

2016-2017年,NC State University, Analytical Chemistry, CSC Joint PhD student

2011-2017年,陕西师范大学,分析化学,博士学位

2007-2011年,山东中医药大学,制药工程,学士学位

工作经历

2019.7至今,陕西科技大学教师

2017-2019年,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,全职博士后

研究方向

药物分析

主要承担项目及成果(项目、论文、专利、获奖)

1.项目

主持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项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多项。

[1]  陕西科技大学青年拔尖人才(B0)科研启动项目,60万,主持;

[2]  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面上项目(No. 2018M630038),8万,主持;

[3] 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No. 21775100),61万,参与4/10

2.论文

目前以第一作者在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,申请专利1项。

See more @https://www.scholarmate.com/P/QiL

[1]  Liang Qi, et al. Facile in-situ polymerization of polyaniline-functionalized melamine sponge preparation for mass spectrometric monitoring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and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from biological samples.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. 2020, 1616, 460777.

[2]  Liang Qi, et al. Graphene oxide-enhanced and proflavine-prob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biosensor for ligand-RNA interaction assay. Sensors and Actuators B: Chemical. 2018, 257, 666-671.

[3]  Liang Qi, et al. MnO2 nanosheet-assisted ligand-DNA interaction-based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bio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Ag+ Ions.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. 2017, 87, 566-571.

[4]  Liang Qi, et al.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RRE RNA-targeted assay for a new fluorescence ligand.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. 2016, 86, 287-292.

[5]  Liang Qi, et al. Fluorescent DNA-protected silver nanoclusters for ligand-HIV RNA interaction assay. Analytical Chemistry. 2015, 87, 11078-11083.

3.专利

[1]  张志琪, 亓亮, 张丹, 范瑶瑶. 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筛选Rev多肽小分子拮抗剂的方法[P]. ZL201610792885.2

4.获奖

[1]  亓亮. 2019年陕西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教育厅学位委员会

[2]  2019SUST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复兴杯三等奖,指导老师


关闭窗口

快速导航

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建专题网站

联系我们

地址: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学府中路7号        

邮编:710021    电话:029-86168583 

 
CopyRight ©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